股票配资通 城市品质提升显成效,荔湾市容景观好“靓”眼
去年以来,荔湾区在推进“社区绣花”行动与“门前三包”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推荐报送的4个社区股票配资通,容貌环境明显改善,连续两年通过率达100%。龙津街和金花街成功入选全市“门前三包”责任制创新落实成效明显镇(街),创下历史纪录。这些亮眼数据不仅展示了荔湾区市容景观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也为广州城市管理“两大行动”贡献了重要案例。
2024年,荔湾区按照广州城管“两大行动”工作部署,不断推动市容景观“增品提质”、城市“绣花管理”进一步“扩面提标”,实现社区环境持续美化,街区市容更加规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有保障。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了城管力量。
精准施策,聚焦群众需求“补短板”
聚焦花城社区“绣花”行动和“门前三包”各方行动这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荔湾区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并由区分管领导统筹谋划部署“两大行动”,组织全区22条街道集体研究,压实各级责任,明确责任分工、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下好全区“一盘棋”,推进“两大行动”向扩面提质迈进。
周门北路南北贯穿整个彩虹街道,道路路面较为狭窄且未设置人行道,路中间原为一处安全岛水泥凸台井盖,非常影响车辆会车通过,路过的行人和电动车常常需要在车流中穿行。去年4月,荔湾区彩虹街道以实施社区“绣花行动”为契机,积极协调广铁集团、铁通公司等单位,通过实地走访、现场研判,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合理的施工方案,恢复原有的路面,解决了此处长期存在的“拦路石”问题。
周门北路提升后增设人行道
同时,拆除了此路段绿化围蔽的铁护栏,增设人行道,串联起驷马涌绿道,突出驷马涌海绵建设成效,形成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复合功能的绿色生活空间。周门北路提升后,打开绿化护栏约800米,扩宽活动空间约1600平方米,行人通行安全得到保障,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收集社区各类群体意见后,以“颐养乐园”为适老化设计主题,用健身路径串联方式,打造了棋园、太极园等主题节点,推进无障碍社区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隆庆社区适老化提升后,共为老年居民增设休息桌椅、健身器材、扶手等设施等42个,社区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隆庆社区老年人在打太极
在站前街西站社区,几十年的老房子上演了一场“变形记”,披上了“新外衣”,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纷纷点赞。这得益于社区“绣花行动”的开展,站前街道通过多次征集居民意见,确定了西站社区容貌品质的提升方向,通过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征询社区设计师意见,全面走访听意见、现场踏勘选项目、实地调研定内容、认可图纸再施工,敲定社区环境提升内容“菜单”。
改造提升后的西站社区
逢源街道巧妙地将西关元素、岭南符号融入重新规划的社区空间,开展多轮征集群众意见,综合社区街坊的健身、衣物晾晒等需求,最终敲定提升方案,合理分设活动功能区3个,增设文化展示墙及休闲座凳6组,全力满足居民健身休闲需求。小运动场不仅可以作为露天电影院,还兼具了居民健身、儿童娱乐及晾晒衣物等功能,让美好家园的设想变成可触可感的幸福共享空间,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拉近了社区“邻距离”。
多措并举优服务,搭建自治“大网络”
走进金花街道的内街里巷,可见每个临街商户的墙上都挂着“门前三包”公示牌,责任牌上标示着二维码,群众只需用手机一扫,便可查看商户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告知书。
为提升街区市容景观环境品质,金花街在实施“门前三包”各方行动中,对临街的1000多家商户创新实施“一铺一码”精准管理,还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红黑榜”评选制度,探索建立商户“门前三包”积分评价体系,动员责任主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认真自查自纠,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门前三包”工作。
金花街道的西关雅苑“门前三包”自律自治小组于去年9月成立,由广州西关雅筑六索商业运营公司等22家商业单位组成,联合物业管理单位、底层沿街商铺、上层居民代表、社区居委会代表等主体形成了商居联盟。
最初,这一商住群体组成的自律自治组织主要是协调居民和商家的矛盾,处理居民反馈的投诉问题。现在,商居联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库平台,在商居之间搭建了有效对话、传递关怀与协商合作的坚实桥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形成了街区市容市貌管理共识,共同获取城市管理制度最大公约数。
去年的“双十一”购物消费高峰期,龙津街道坚持主动靠前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以实施“门前三包”各方行动为小切口,通过推进“123”工作法服务企业。
由珠宝玉器专业市场牵头,在华林国际E馆建立了“门前三包”自律自治组织,采用“1+N”服务管理模式,聚集属地街道、城管、社区、商会、物业等各类服务资源,实现企业商户和自律自治组织同频共振。
华林国际E馆“门前三包”自律自治组织完善公约
此外,龙津街道通过精准评估珠宝玉器电商企业商户广告促销诉求,联合区城管部门不断优化户外广告审批和户外招牌备案两项服务措施,落实政策宣讲到位、主动服务到位、管理保障到位,共走访服务企业商户176家次,收集意见建议22条,为相关企业商户办理户外广告审批6块、户外招牌备案22块,市容环境问题得到高效妥善化解,助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绣花式城市治理,一针一线显功夫。回望2024年,荔湾区“两大行动”增品提质、扩面提标;展望2025年,荔湾区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深入推进“社区绣花”行动和“门前三包”各方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江健股票配资通